别让忙碌拖住你回家团圆的脚步

来源:互联网新闻 时间:2020-05-02 20:50

今天是中秋节,在这个“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传统节日里,你是否会陪着父母,一边吃团圆饭一边赏月呢?

今年7月1日,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关心老年人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今年中秋是“常回家看看”入法后的第一个团圆节,那些不常回家看望父母的子女会不会因为新法出台而“常回家看看”?中秋节有多少老人仍在孤单中度过?

中秋前夕,记者走访了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

昨天上午,记者走进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时,这个有着1300多名老人的福利中心依然很热闹。

在2号楼里,不少老人都和往常一样围坐在一楼大厅。

但每每有人拎着月饼等礼物走进大门时,原本各自聊天、发呆的老人们都会把目光集中到来客身上,直到对方的背影消失在楼道深处。

记者现场随机询问了24名老人,发现他们中超过一半人都将留在福利中心过中秋节。

“忙”,成了老人们对子女无法在中秋节看望自己的“辩解”。

有近三分之一的老人,因为孩子在国外或者没时间,至少要好几个月才能匆匆来看父母一面。

大多数老人都听说过“常回家看看”入法的消息,但几乎没有人和子女就此进行过讨论。而因为这条法规,而感受到子女看望次数更加频繁的老人人数,几乎为零。

“他们要是心里有我们,总会记得来看看。心里不惦记的,绑也绑不来的。”在83岁的王爷爷看来,“进不进法律并没有区别。”因为,每周都来看他的女儿,在“常回家看看”入法前就每周都会来,而不常来的儿子,在入法后也依然不见踪影。但他并不为此而埋怨儿子,因为“他实在太忙了。”

王爷爷的境遇也得到了福利院工作人员的证实。“爱来看的还是常来,来不了的还是来不了。”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院长但志婷告诉记者,7月前后,福利中心老人的亲属来探望的次数并没有明显变化。换言之,新法实施后,子女探望老人的次数并没发生变化。“常回家看看”入法,对子女们的约束作用并不明显。

而记者对25名在杭州打拼的异乡人的调查结果显示,9成受访者并未因为“常回家看看”入法而增加自己回家的次数。7成的受访者今年中秋将无法和父母团聚,但也有19人会在国庆回家。而“忙、远、贵”成了拖住在异乡子女中秋回家团圆步伐的主要原因。

新法实施后

来不了的依旧不常来

老人心语

85岁的周奶奶:

希望女儿能来陪自己过中秋

在福利中心电梯里遇见周奶奶时,她正在使劲用手滚动轮椅,试了好几次才把自己推进电梯里。

今年85岁的重庆人周奶奶在30年前失去了老伴,如今已经在福利中心住了5年。

她有些老年痴呆,但讲起儿女时声音清亮。“我的大女儿在成都,儿子在广西,小女儿在杭州,都非常优秀。”

周奶奶曾去广西投奔儿子。虽然有保姆,但儿子一家并不和她住在一起。

两年后,倍感孤单的周奶奶去了成都找大女儿。最后经过三兄妹商议,5年前,老人投奔在杭州工作的小女儿,并住进了福利中心。

“大女儿从没来看过我,儿子每年来一次,但最多陪我一星期。”周奶奶说,来得最勤的是在杭州的小女儿,平均半个月会来一次。但每次都呆不了多久。

因为子女来得少,已经照顾了她三年的肖阿姨被周奶奶视为亲人。

“她有时候也会抱怨儿女不来看自己,自己感觉像个孤寡老人。”肖阿姨说,但这些话周奶奶绝不跟外人说,她怕女儿面子上挂不住。

眼看着中秋节要到了,周奶奶充满了期待,“小女儿已经打来电话了,说会来陪我过中秋节。”但一旁的肖阿姨悄悄告诉我,因为周奶奶思女心切,天天都盼着女儿来,他们才用这个“善意的谎言”安抚老人。

周奶奶的小女儿是否会来陪母亲过中秋,肖阿姨也吃不准。“她上次来是8月底9月初,按时间算也该来了。”

82岁的钟奶奶:

盼着儿女早点退休能多见见他们

坐在楼道里发呆,是钟奶奶打发时间的唯一方式。

8个月前,82岁的她被查出帕金森综合症。因为这个病一定要有人陪,但老伴已过世,儿女又忙于工作,她只好住进了福利中心。

“阿姨很贴心,又有人说话,不像独自在家那么孤单了”。钟奶奶说,儿女们对她很好。每周末,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会带很多好吃的来看她。

但孤独感并没有消失。因为帕金森症,钟奶奶已经很少出门。一个人独处的大部分时间里,她都在思念儿女。但无论多么想他们,她从不会告诉儿女。“说了他们也没时间来,反而让他们担心。我知道他们都有难处,不想给他们添麻烦。”

天热时,她反而还会劝儿女们别来看自己,“他们住得远,路上就要花一个多小时,赶来赶去容易生病,还担心他们出事。”

今年中秋节是钟奶奶在福利中心过的第一个团圆节。好在几天前,儿女们就给钟奶奶打了电话,说中秋节要接老人出去吃顿团圆饭。

钟奶奶说,其实儿女们一直对她挺好。但她现在最盼望的是儿女们能早点退休。“退休了就没那么忙了,应该能多见见他们。”

87岁的夏爷爷:

一个月能来看我一次就满足了

昨天下午1点多,夏爷爷已经穿得整整齐齐坐在3号楼一楼大厅,一脸笑意。

“儿子说下午5点会来接我出去吃晚饭。”夏爷爷很看重这次难得的团聚,因为他已经两个多月没见到儿子了,孙子更是从春节后就没见过了。

7年前,夏爷爷的老伴生病去世。两年前,因为腿脚不便不能上下楼的他,从儿子家搬到了福利中心。“没办法。我的工资只够付保姆钱,如果找保姆,孩子们的花销就太大了,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夏爷爷很体谅子女。“他们虽然退休了,但要照顾自己的孙辈,也很忙。我不想给他们再增加负担。”

但双休日、节假日,看着其他孩子都来看父母时,夏爷爷也会很失落。“我儿子两个多月才来看我一次,大女儿有时一个月或一个季度来一次,小女儿住得比较近,半个月就会来一次。”

夏爷爷说,今年过年时,他也曾向儿女们提出,希望他们多来看看自己。“说过后,他们是来得比较勤快了,但每次呆的时间也不长,不会超过一小时。”

这次中秋吃团圆饭,夏爷爷也想再跟子女提提自己的想法。“既然‘常回家看看’都写进法律了,我希望他们一个月能来看我一次。不然打个电话也好啊。”

记者

手记

老人含蓄的思念

你读懂了吗?

“天这么热,我很好,你不要常来看我。”

“我好端端的,你来看我干嘛?你工作那么忙,好好休息。”父母口中的这些话语,你是否似曾相识?又是否真的对老人“言听计从”?

其实,老人们内心究竟有多希望子女能“常回家看看”?含蓄的中国父母大多不愿给子女们一个明确答案。这些已入暮年的父母们依然希望能尽力保护孩子。

而在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特护楼的护士长瞿大姐看来,老人们虽然嘴上说着“理解”、“不需要”,但这些往往都是心口不一的“善意谎言”。

“我们去查房时,老人们最喜欢跟我们聊的话题就是儿女。”瞿大姐说,如果她在某个老人身边多坐一会,旁边的老人甚至都会有些嫉妒。

“对护理人员的需要都如此强烈,就更不用说儿女了。特别是看到同房间的老人有亲人来看望时,其他老人就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有的还气鼓鼓的走来走去,情绪低落。”

俗话说,老人就是老小孩。几天的采访中,这也是我感受最强烈的一点。他们把孩子的探望视为生活中最大的盼头,同时也成为他们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最主要方式。

但和小孩不会表达自己真实想法不同,老人们往往是羞于表达自己的需要。

一方面,他们不愿意和孩子们谈论“常回家看看”的必要。另一方面,他们又寄希望于孩子们能通过报纸、电视了解到“常回家看看”已经入法,并希望藉此能让不常来探望的孩子能“自觉”起来。

而他们的这份含蓄的思念,多么希望子女们能够读懂。

这个中秋,如果你不能回家,也千万别忘了给父母打个电话。

一个电话的惦记也会让老人嘴角扬笑。(编辑:章力程)

义乌两名初中女生被骗脱衣检查 嫌疑人武义一男子买进口宝马上牌遭拒 惊动公金华武义一孕妇产检显示3胞胎 生下4绍兴高中生发现一颗soho彗星 成中网传最新中国一二线城市名单 杭州为二杭州地铁3号线线位重大调整 将设黄龙宁波:为了前女友的幸福 前男友举报现嵊州一中学老师8年打嘉兴醉酒男子深夜买春 没想到失足女子温州女子开路虎连撞3车2人 一老人为正宗海底捞来维权 杭州“江南海底捞”去年“蹭”国庆享福利本周六将迎来白露节气温州破获首例环境污染案 5家企业用拉杭州今年70条路要动刀 德胜快速路年舟山一辆公交车上老人突然晕倒 司机乘浙大华家池地块5日出让 将有11家房宁波镇海一男子借办村宴为由 骗烟骗酒宁波当街驾车撞人割喉案告破 凶手已经去年蹭着国庆享了回福温州破获首例环境污染案 企业用拉粪车浙江正风肃纪督查组明浙江发布警示 谨防毒提前告知 让顾客自己选择 不强制消费上海发布规范意见界定九种价格欺诈行为一壶茶水利润500% 隐蔽消费餐馆年杭州植物园的野花像“女汉子” 挺过酷餐馆免费茶水:多是垃圾茶泡的商家回应“茶水费”:保证茶水质量需要夏收尾 秋渐浓 本周浙江各地天气会一杭州东站枢纽配套地图出炉 进站乘车四浙江省考30.82万人确认缴费 可上灾难片《2012》3D版上映 旧片变杭州地铁临平到下沙不直达无WIFI 浙江省党代会代表审议浙江省纪律检查委杭州:西湖隧道停电一小时 电压不稳导温岭一地产项目“售出”后加价:违规操新房交付在即 小区却还在施工万余网友赞卡萨帝“航母级冰箱”堪称艺安倍访印带20亿美元低息贷款 欲拉印加内衣模特患癌头发掉光后不屈不挠人气英一银行自动取款机出错多吐现金 60泰国反政府示威疑受反他信企业资助日本小笠原群岛在海边设栅栏 助海龟平中国房价10年疯涨:走不出“越调越涨性侵儿童典型案例发布 一案犯奸淫9人奥巴马医改法案生效在即 美共和党调整杭州汇报明年工作计划 杭黄高铁力争明奥巴马连任一年民调支持率跌至谷底台当局调高澎湖离岛补贴 其它离岛“不